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比较中美物价,其实是暗含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均GDP仅为美国1/10的国家,物价应维持在什么水平上,才能让人民“过得有尊严”?这绝不是盲目的不切实际的攀比。
中、美工薪族争相晒账单
近期,“中美物价对比”成为一个刺激的话题。
“中国,工资5000元,吃顿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万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顿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万美元(宝马)”
这样的帖子在网上一晒,立马引起强烈回应,群情激愤。还有人贴出长长的清单,对比沃尔玛超市里一些日常用品、食品中美价格差异,得出的结论无不是——中国物价超过美国!
类似的单子还可以继续列下去,尤其是“中国制造”商品在美国卖得比中国便宜很多,更让国人“情何以堪”!一双耐克运动鞋在国内要七八百元人民币,而在美国只需两三百元人民币;一套阿玛尼西服在国内要3万元人民币,在美国只需7000元人民币;一个iPad在国内要4000元人民币,而在美国只需3300元人民币。
如果再对比下中美2011年人均GDP的差异,美国接近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万元),中国约为35000元,美国是中国的10倍,那么感觉会更为愤懑。
无独有偶,美国工薪族竟然也在晒账单,吐苦水。
一篇《真实的美国工薪生活:一个华侨的自白》,描画出美国年收入16.5万美元的家庭生活:纳税40673美元、住房支出38500美元、缴纳补充养老金33000美元、支付医疗保险7500美元,教育16000美元、出行/交通13100美元、食物/杂用9600美元,父母/亲情5000美元,因此一年下来结余仅1628美元,几乎是勉强维持着收支平衡。而且可以看出,几乎没有任何奢侈的消费,景况不比苦斗北上广紧巴巴过日子的小白领光鲜多少。
为什么看上去样样都便宜的美国,工薪族却过得并不宽裕呢?
简单地分析一下中美工薪族晒出的账单,一个基本的感觉是,美国的食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价格比中国便宜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人工服务、知识产权、社会保险、教育等费用却比中国高。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家庭的消费结构与中国有着较大不同,因此简单的商品价格比较难以反映出真实的生活状况和水准。
美国低物价从何而来?
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顾问陈思进认为,中美物价其实不具有可比性。在美国和加拿大生活多年的他告诉本刊记者,如果单纯对比吃喝穿用等日常商品的价格,那美国不光比中国便宜,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便宜,堪称真正的购物天堂。
加拿大人一到节假日,便争先恐后大排长龙驾车南下美国,其声势堪比广东人去香港“打酱油”,原因就在于美国一般商品普遍比加拿大便宜20%到30%。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汇集了全世界的名牌,售价比原产地还便宜,欧洲人到美国旅游,也会顺带大肆扫货,购买“自产”的皮包、手表、香水等。
陈思进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元的特殊霸权性和由此掌握的定价权。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与黄金脱钩,与石油挂钩,全世界的石油进口国都必须持有美元。美元特权使美国成了“世界央行”,令美国不受外汇储备短缺的制约,不仅避免了巨额贸易逆差可能引致的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反而通过贸易逆差,获得了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实物资源和大量资金。
由于目前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出口美国的商品只能用美元结算,加上定价权在美国手中,于是,人民币升值的显着结果就是同一商品在两国间产生了不同价格。美元对外贬值,人民币实际上是对内贬值,所以一进一出,自然就形成了美国物价低的现象。这个情况,在其他国家也类似。
目前粮食、水资源以及发展经济所需的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都掌控在美国手中,保证了美国人长期享受着低通胀的美好生活。美联储的一大功能就是将美国核心通胀率控制在2%的范围内。近二十年来,美国物价波动极小,可以说是非常平稳。反观中国,近些年来通胀率已达5%到6%这样的水平,物价上涨幅度大,可以说是民众一个普遍的感受。
而物流、交易环节税费低,则是美国物价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杜剑锋告诉记者,他刚搬了一次家,开车2000公里,从美国最南开到差不多最北,只有中间一小段交了高速费用,20美元左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最近也发了一条记录其在美国驾车游经历的微博:“从美国中部城市芝加哥出发,开车经伊、威、爱三州绕道回到原地,行程1600公里,共被收了5次费,一共是3.1美元,合人民币20块4毛。”加之美国油价也较低,美国物流成本之低可见一斑。
另外就是交易环节税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为本刊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同样是买一件衣服,在中国商场,消费者和商家要在生产成本之外分担17%的增值税、3%的营业税,以及进场费、广告促销费、上架费、展示费、管理费等(约占价格的8-10%),这样累加起来就多出来大约三分之一的“交易费用”。消费者和商家对这笔费用的分担比例取决于商品的垄断程度。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产品是完全垄断的,那么消费者将承担全部交易费用,即交易费用将全部通过价格转嫁给消费者。相比之下,在美国商场,消费者通常只需要交3-9%的消费税,在有些州甚至不需要交消费税。
因此,交易费用的差别会使“中国制造”的同一种商品在中国比在美国至少贵三分之一。如果该商品贴上美国品牌或国际品牌,那么在中国的价格还要包括品牌溢价,这部分可以占到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一些高档国际品牌来到中国,瞄准的不是13亿人,而是金字塔顶端的那几千万富裕人群,所以给中国的定价往往是全世界最高的。这导致国际大牌在中国的价格可以高于美国一倍以上。
美国生活的“隐性”成本
那么,长期的低物价、低通胀,美国人真的是“花小钱”就可以大手大脚享受幸福生活吗?也不尽然。
上述商品价格的比较,往往是游客或短期停留者最容易接触到的,因此凡到过美国的人,都会惊呼其物价之便宜。但其实这只是美国人消费支出的小头,大头要真正生活在美国才感受得到。
美国人一般1/3到1/4的收入用于交税。税后收入中,有1/3用于购买养老、医疗等各类保险;1/3用于住房(按揭贷款买房或租房);剩余1/3用于教育、食品、交通出行以及其他杂项开支。我们通常用于物价比较基本生活用品,在其消费支出结构中占比极小。
与中国人有很大不同的是,热衷消费的美国人,只有在住房开支上可以做到“量入为出”,一般不会为了房子而影响自己的其他消费。而房子在他们看来只是“家”而非投资品。不仅没有可能从房子上获利,反而保有环节要付出很多开销。
例如,一幢价值30万美元左右的新式电梯公寓,地产税、物业管理等费用每月大概就要七八百美元。而如果是独栋房子,费用更大。美国大多数独栋房子都是老式的木结构房子,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大修一次费用就要10万美元左右。刷墙,一个简单的三居室内墙就要三四千美元。由于人工费用贵,所以大多数家庭都自己动手。美国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大型的建材购物中心,人们会经常去购买材料维护和翻修房子。
另外,草坪的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一个月也要几百美金。家里下水堵了找人疏通,一次可能要三四百美元。飓风季节要砍树,也要几百美元。请人搬家,每人每小时80—100美元。
除了房子之外,购买养老、医疗等各类保险,也占了美国人支出的一个大头。如果没有医疗保险,美国人看病是非常昂贵的,看一次病搞不好就要破产。内科医生挂费费是60—80美元,专科医生挂号费150美元,再加上检查费和医药费,令普通收入者倍感压力。但购买医疗保险的费用也是比较高的,大部分人只有通过工作的公司购买集体保险,才能享受正常廉价的医疗服务。老人到65岁以上可以享受免费医疗。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是5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如果加上数量庞大的非法移民等群体,那么没有医保的人数当在七八千万之多。
教育亦是美国家庭的一大开支。虽然美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度,公立学校直到高中都是免费的,不过上大学的费用就比较昂贵了。即便是上本州的公立大学,学费也要几千美元一年,好的私立大学,学费每年高达数万美元。
还有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是交通出行费用。对美国家庭来说,两三部汽车是生活必需品,美国人离开汽车可以说寸步难行,因为很多地方都没有公共交通。所以,尽管美国油价很低,但由于通勤距离远,加上停车等费用,每个月至少也有好几百美元的开销。
这样整个算下来,普通美国家庭的确大多徘徊在“收支相抵”的状况,不会有多少结余。
国人之所以热衷于比较中美物价,其实是暗含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均GDP仅为美国1/10的国家,物价应维持在什么水平上,才能让人民“过得有尊严”?这绝不是盲目的不切实际的攀比,而是民众表达现实生活压力的一种方式。
近十年来,城市居民感受到了房价飞涨的疯狂,而在房价上涨终于刹住车的时候,涨价的领域却全面扩散到了日常消费品市场,由农产品一轮一轮扩散,一个环节传导到另一个环节,引发物价上涨的“整体性恐慌”。
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5.2%。分类别看,在CPI中占最多权重的食品类价格涨幅最大,上涨10.8%。对普通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而言,权重越高的商品,必需的程度越大,比如,饭不能不吃,因此在民众所感受到的实际物价涨幅,比公布的数据更高,痛感更强烈。
新公布的今年3月份CPI同比上涨3.6%,涨幅比上月反弹0.4个百分点,鲜菜价格首当其冲,涨幅达20.5%。尽管有雨雪气候影响的因素,但重要的推手还是油价高企,今年已两次上调,导致运输物流成本上升。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米、鸡蛋、肉等民生用品都有可能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