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互动百科
利用项目拉赞助
推出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是吸引赞助的一个不错途径。
早在2008年北京
奥运会之前,布赖顿和霍维博物馆于2008年举办的表现中国元素的“1650年至1930年英国具有中国艺术风格的物品展”就取得了空前成功,先后收到了来自遗产彩票基金会的49万英镑赞助、英国艺术协会的8万英镑和约克郡文艺复兴中心的5万英镑赞助,甚至还陆续收到了来自私人的资金支持。
现在,2012年即将在伦敦举办的奥运会当然是最好的项目。当一些博物馆抱怨奥组委为博物馆相关奥运活动提供资金过少时,奥林匹克文化项目负责人禾德利·斯万解释说,虽然奥组委没有将一大笔钱投入博物馆,但奥运工作为博物馆提供了与奥运赞助商联络的机会,大型国家级的博物馆应该很容易找到赞助。
在向遗产彩票基金申请赞助的13个博物馆中,英国国家
海洋博物馆从中脱颖而出,共收到来自基金会的500万英镑,用于改扩建图书馆、特别餐厅,以及一些配套设施。基金会发言人说,因受危机的影响,赞助可能会压缩。基金会要鼓励好的申请,只好放弃另外一部分优秀计划。
网上售卖做补贴
艺术协会财务委员会
主席大卫·吉尔伯特日前积极提倡英国的博物馆和画廊能够通过文化标签网每年自己产生30%的额外收益,减轻资金募集和赞助的压力。
文化标签网是一个尝试联合60家英国艺术机构的在线零售
商店,其目的是使得全世界都能够便捷地发现并买到他们的产品。
参与这项活动的包括一些伦敦主要的文化机构,比如泰特
美术馆、V&A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和皇家美术学院等,也包括一些地区性的机构,比如牛津的阿什莫尔博物馆、利物浦的蓝外套,还包括一些全国性的艺术组织,比如英国名胜古迹国民托管组织等。
尽管目前网站所涉及到的主要是英国境内的组织,但未来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希冀能将全球的艺术机构和博物馆网罗到一起。
同时,吉尔伯特还参与了另外两个增加英国艺术机构收入的计划。他通过美术馆的商店和官方网站出售限定版产品来进行资金收益,售卖的产品包括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和美国
艺术家保罗·麦卡锡的稍微低价的作品等,普通人也可买得起。这些收益都是可以马上注入艺术机构运营中去的。
吉尔伯特还负责了英国艺术协会的一个被称为“拥有自己的艺术
作品”的项目。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可以免息贷款来购买英国200多家画廊美术馆的艺术品。吉尔伯特表示,这为公共艺术机构和私人画廊提供了新的资金募集方式。这个计划已经卖出超过200万英镑的产品,而顾客每消费7镑,政府就会为其提供1镑的补助。“现在重要的事情是能让博物馆可以不必再依赖公共资金募集来维持经营。”吉尔伯特说。
馆际合作“凑份子”
馆际间的合作计划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在一起,降低了
商业风险,增加了展览的可行性。
2009年春,伦敦博物馆协会推出大型展览,展品来自汉考克博物馆、纽卡斯尔大学博物馆、谢夫顿博物馆、哈顿博物馆。
协会顾问简·温特沃斯介绍说,大型公司或许有足够的
基金来建立许多小型分公司,但博物馆却承担不起。多家博物馆的联合,既分享了展品,保障了展览质量,利于为观众推出完美的展览;又分担了风险,为每个博物馆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并能为观众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分别以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和苏格兰国家博物馆为主体的协会,也开始吸纳其他博物馆加入。
上文提到的“1650年至1930年英国具有
中国艺术风格的物品展”,汇聚了来自英国50多家博物馆和科研机构的展品,其中包括皇家收藏和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威尔士国家博物馆、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藏品等,开创了跨地区多家博物馆合作的先河。英国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协会表示,为了2012年的
伦敦奥运会,他们期待着更多博物馆能够通过共享资源和经验,创造一个奥运文化
传统。
私人捐赠渠道多
面对危机带来的财政困难,英国博物馆机构希望从政府那里得到帮助,即便不是直接拨款。他们认为,政府帮助建立一条长期的、稳定的资金链是非常必要的。英国陶瑞艺术基金主席约翰·特萨说,来自政府、
彩票基金和私人捐助的资金要进一步遍及全国。
国政府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的资金预算已经被大量透支了,财政大臣正在查找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我们可能需要做一些艰难的决定,但是如果不这样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所以现在可能会将重心倾向于利用私人捐赠来完成他们(博物馆)的计划。”
芭芭拉·佛利特说:“大英博物馆现在开放新馆命名权,其中新馆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命名,这样可以用来吸引大额的私人捐赠。”而且他还认为,如果有人实在希望将自己的名字与博物馆的其他部分联系起来,那么他们也是可以做到的。此外,英国专家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给予非营利组织的特殊待遇和免税条款,鼓励来自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
会员制
国外博物馆通行的制度。
会员制既作为创收的一个资源,又有助于扩大博物馆在当地社区的社会影响力。英国博物馆会员制度已相当成熟。大英博物馆的所有临时展览都对博物馆会员免费,会员还会受邀参加博物馆的有关活动或派对,大家可以在展厅中交谈、喝饮料、吃便餐、听爵士音乐会和学术报告。
馆志愿者
不仅可以弥补人力不足及节约人力成本,还是扩大博物馆社会影响的重要中介。博物馆志愿者制度在发达国家的很多博物馆己经开展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英国的博物馆等文化机构,除了研究、保管人员外,几乎所有的职务都是由志愿者承担的。反观当前国内博物馆在使用志愿服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年龄结构单一,志愿者主要由退休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组成,年龄结构不均衡;服务岗位单一,多为讲解和宣传推广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人员流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对志愿者重使用轻培养,既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博物馆
服务水平的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性不足。建议国内博物馆参考国际博物馆志愿者制度,建立起一支适应本博物馆实际需求且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较为稳定的志愿服务队伍。
社区居民
博物馆与普通社区居民展开的交流与合作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征集展览主题、文物等。泰恩和威尔博物馆组织正在筹备中的“文化震撼”计划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该项目面向英格兰东北部地区的广大市民,拟征集1000个数码影像
故事,历时两年,最后评选出100个故事,放在专门为这个项目开发的
网站上,通过这些故事,观众可以了解英格兰东北部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内容。该项目不仅拉近了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而且拓展了博物馆的功能范围,使博物馆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这无疑是对博物馆最好的宣传。
其他组织机构
社会上的其他组织机构(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也拥有能为博物馆所用的资源,如资金、场地、设施、人员、网络渠道、营销模式等。为了使这些资源能够为博物馆所用,英国博物馆大多致力于探索建立与这些组织机构的合作共享机制,使合作双方能够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实现双赢。例如,与
媒体和学校建立长期固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借用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实现博物馆的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还有,在场馆建设及项目运作方面引入赞助商,常用的做法是赋予赞助企业展览冠名权,或提供给企业员工免费参观展览、在博物馆商店享受购物折扣等优惠措施。
泰恩和威尔博物馆组织是一个区域性的博物馆联合体,由12家博物馆、画廊和档案馆共同组成,藏品内容包括考古、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涉及地区、国家甚至世界上的重要历史事件。目前已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约1600万人次。这是英国博物馆群资源共享的最佳案例。
泰恩和威尔博物馆组织由联合委员会进行管理,该委员会由纽卡斯尔、桑德兰、盖茨黑德、北泰恩河、南泰恩河5个地区的地方议会各推举3名成员共同组成。该组织有统一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在馆长之下分别设置分管不同区域的高级监理。大多数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的资金来源有政府投入、大学和基金会。
这个博物馆联合体的资源共享不仅是指展品资源的合作共享,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与模式等的合作共享,该组织拥有统一的博物馆标志设计和统一的博物馆门户网站,所有加盟馆都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到其他加盟馆的资源状况,并由泰恩和威尔博物馆组织统一调配资源。此种联合体制更有利于博物馆间文物、人力和
管理资源的共享,有效促进了英国地区博物馆的繁荣发展。
英国东北部地区博物馆联盟联合推出的“我爱博物馆”发展
计划,有来自英国东北部地区的81家博物馆共同参与,其目标不仅是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而且要吸引观众走进更多的博物馆。具体办法是通过“我爱博物馆”网站这一平台,观众可以将自己喜爱和需要的主题在网站上提交,如“我爱思考”“我爱
动物”,甚至是“我爱呼吸新鲜空气”这样的主题,然后网站就会自动搜索出和观众需求相符的相关博物
馆信息及网站链接。这种博物馆资源的检索方式不同于通过字母A至Z检索的传统检索方式,更能调动和激发观众的主动参观兴趣。显然,这项活动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81家博物馆的资源共享、通力合作密不可分。
英国博物馆-给中国的启示
在英国,在2000年底,公共博物馆基本都免费开放。相比而言,中国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之路才刚刚起步,管理经验的缺失,工作重心所要面临的转变使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对课程充满了期待,到底,我们能从中借鉴到什么?
众所周知,英国大部分公共博物馆基本都免费开放,就连
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以馆藏丰富著称的大英博物馆也不例外。英国人把参观博物馆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英国博物馆当年免费开放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参观者人数暴增,服务质量下降,维护费用增加。英国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先对儿童实行免费开放,使当年参观的儿童人数增加了五分之一;接着是退休人员,当年
老年参观者人数激增40%;随后是其他阶层,如此循序渐进。
博物馆定位从“物”到“人”
博物馆更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设计专门的艺术欣赏服务,有针对性的服务不同层次参观者的参观需要。约翰·里夫介绍,目前英国博物馆已经改变了工作重心,从面向“物”变为面向人,博物馆是展示展品和服务大众的,因此必须集中力量把观众和知识性放在首位,观察参观者来参观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博物馆要为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人所设置。
随着人们有越来越多的休闲时间,参观者对博物馆的要求将更加严格,更渴望得到终生学习的机会,而此时博物馆需要做好诠释工作,帮助参观者理解诠释
对象。吉姆·布劳顿说:“每一次我们引导某人理解某个对象时,我们都是在进行诠释。而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我们在诠释,那是因为我们对参观者非常了解。”
博物馆也是社交场所
在英国,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它更是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姆·布劳顿表示,参观博物馆可以是休闲,也可以出于教育和社交需要。他说:“也许你是出于职业,科研或个人的原因而对展品产生兴趣。但别忘了参观者参观博物馆也可帮助培养兴趣,拓展自己的
知识面或鼓励自己的
孩子们发展兴趣爱好。”在英国,博物馆也可被视为一个与家人和朋友消遣的好地方,作为一个社交场所的博物馆,能带来比一般场所更多的话题。
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懂欣赏展览
课程通过一系列的演讲、个案分析、练习、以及集体合作等方式,使培训者获益良多。但在中国博物馆免费初期,汹涌而至的各种问题诸如:展览经费、参观者水平参差所带来的损坏、人流量的有效控制、展品如何安全展出,国内的许多博物馆更强调文物保护,几乎已退化到一种仓库的功能……这一切都需要国内博物馆管理者慢慢摸索与实践。课程所带出的理念与一些细节处理,没能给目前已焦头烂额的管理者们带来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与预想中的
效果有所差距。
没有谁是一生下来就懂欣赏展览的人,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国内目前免费开放博物馆,本身就是提升公民素养,所面临的问题需时间与规则细化。许多人表示,希望博物馆专家团能再次到中国来,到那时也许双方可以在同一个层面上去碰撞。
背景
免费开放,对中国博物馆来说,既是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博物馆该如何应对新变化,发挥其更大的作用?由广东美术馆、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英国艺术访问署主办的“当代公共文化中博物馆、美术馆的管理及教育互动”培训班请来了英国重要的策展人以及博物馆教育专家Roger McCann (罗杰·麦肯)、经验丰富的艺术经理兼教育家 John Reeve (约翰·里夫)、前大英博物馆留学中介行业协会主任Steph Mastoris (斯蒂芬·玛斯托利斯)、斯旺西国家海岸博物馆馆长、Jim Broughton (吉姆·布劳顿)、伦敦大英博物馆诠译部门主任等前来中国与中国博物馆、美术馆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博物馆、美术馆的策展、管理、运作等,并重点交流社群的参与、教育及公众互动等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