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把刚满18岁的儿子送上飞往伦敦的航班,我才真正领悟到什么是牵肠挂肚、魂牵梦绕,那份儿没有充分展示的母爱随着朵朵白云飘上高高的蓝天,追逐着儿子那稚气未消的身影,一同飞往异国他乡。孩子的生活是否适应,学习怎样,带着七分思念和三分疑虑,国庆长假前,我和丈夫顺利地办理了出国手续,踏上了前往英国探望儿子的行程。
由于我们的出行时间,正赶上英国新学年即将开始,暑假返校和新入学的学生骤增,北京飞往伦敦的机票特别紧张,直航的机票早已没有,连从欧洲转机的航班机票也纷纷售空,我们只有选择了从日本东京转机到伦敦的机票,才算满足了我们中秋佳节全家团聚的奢望。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和转机,当地时间下午5点多钟,我们乘坐的航班顺利地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入境时一位女签证官员简单询问了几个例行公事的问题就放行了。在接站口我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儿子,我们母子紧紧拥抱,那久别重逢的激动心情,很久很久都没有平静。
分别两年多,儿子成熟了许多,言谈举止中增添了些许从容和智慧,看到他和房东太太侃侃而谈对答如流,我无比的欣慰。那个离家时还事事依赖家长,处处由家长做主的孩子,如今居然把我们的食宿和日程安排得井然有序。他担心我们不适应,把他自己能够想到的所有细小的环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到。变化真是太大了,不得不让我刮目相看,甚至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从吃中感受孩子们的变化
许多在国外生活的人谈到饮食习惯由衷地说:我的中国胃很难适应国外的饮食。东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的融合是孩子们适应生活的前提,也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孩子和同学们一起租住的公寓里,我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5个孩子,他们把各自的小屋都布置得简洁实用而富有情趣。厨房是放学以后公寓里最热闹的公共场所,从冰箱到橱柜都分配管理得整整齐齐,虽然是AA制,但这些孩子彼此十分关照,从许多生活细节中都表现出难得的自觉和自律。通过身临其境地观察,我觉得他们不仅锻炼了自主自立的精神,还学会了计划安排日常的生活支出,但将来还应该有更好的团队意识。
看到他们熟练地使用中西式饮食烹制工具和掌握简单制作方法做出来的饭菜,我有些出乎意料,这些原来在家里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一出来个个都是好样的。孩子们打趣地告诉我,他们是被逼出来的,还夸大其词地说除了龙虾以外,他们自己想吃的东西都可以做出来,比如中国北方的“糊塌子”、还有印尼面条、英国烧烤等等。在我下厨做饭时,孩子们特别提醒我,要关紧厨房的门,否则做中国菜时,走廊里的消防警铃会报警的。
这些孩子经过几年适应,基本上习惯了当地的饮食方式,早餐中西结合有啥吃啥,午餐一般是在学校以三明治和热狗为主食,佐以红茶或可乐牛奶等饮料,因为中午照常上课没有午休,所以老师和学生利用课间几分钟时间,简单的快餐就搞定了,然后进行下午的活动安排。
晚餐是孩子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他们各自在超市里买来所喜爱的食品,自己动手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中国餐大饱口福。英国本土不生产蔬菜,完全依靠进口,蔬菜品种挺多但很贵。像黄瓜论个出售,每个1.2镑(大约合人民币15元左右)包装得像塑料玩具一样,没有新鲜的清香味,更缺乏顶花带刺的口感。
在英国探亲这段日子里,每天上午孩子去学校上课时,我就把晚餐要做的饭菜提前准备好,下午出去游玩回来,一炒菜就可以开饭了。公寓里的所有孩子都十分兴奋,说只要看见厨房里有妈妈的身影,就感到心里很踏实。饭前孩子们总是深深地吸一口气,使劲地闻一闻,然后才舍得吃,好像要把这点难得的味道牢牢地记住,同时还要仔细询问制作方法和用料,一副谦虚好学的样子。 家长要给孩子理解与支持
这些孩子们太可爱了,他们的成长超过我们的想像。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国在外留学人员达46万,分布在全球至少103个国家和地区,仅英国就有6万。在英国不管是在繁华都市伦敦,还是边远的苏格兰小镇,不论是在牛津还是剑桥,所到之处都可以看见中国留学生匆匆忙碌的身影。我们到英国的第一天,在一个服装商场里,一位女孩子抬头看着正在换算汇率的我们,低声告诉我“阿姨我也是北京的,我家住在海淀”。过了几天我在一个立交桥上,又看见她背着书包大步行走,不知是去上学还是去打工。
目前国内不少媒体对留学生的看法各说不一,说什么的都有。在没有亲身经历这次探亲之前,我的思维也不时地被一些言论左右。回国之后我感慨万千,想到国人中有6万留英学生和十几万的学生家长,能够去探亲的仅仅是少数,经费问题或者是对程序的茫然,使大多数的家长都处在日夜思念中。但我还是发自内心的说,如果条件允许,学生家长不妨亲自去看看,不要把别人的议论当成事实。古人云:耳听是虚,眼见为实。除了必要的资助和信任以外,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精神鼓励,并且对孩子的进步给予支持和肯定。